趙本山失寵意味著什么?
42 2017-07-04
趙本山自從去年沒有參加高層召集的文藝界人士座談會后,他的人生便進入了一個寒冬,無數(shù)的媒體窮追不舍,各種傳言滿天飛。有人說他的“劉老根會所”被關(guān)閉了,有人說他藏有20噸黃金,有人說……就在昨天,網(wǎng)上又有傳聞稱,廣電總局要求所有視頻網(wǎng)站下架趙本山所有的作品。對此,本山傳媒副總裁劉輝直言此次傳聞純屬造謠。昨日晚間,本山傳媒官方微博也發(fā)出正式辟謠聲明,表示近期一系列謠言給本山傳媒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會依法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對于一個曾經(jīng)大紅大紫的“表演藝術(shù)家”“小品大師”來說,無論傳言是否真實,趙本山失寵了倒是客觀存在的,若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崩潰了,幸虧他是玩二人轉(zhuǎn)的,天性樂觀,承受能力強。
當趙本山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一些國人無比追捧時,碧華先生曾寫出《二人轉(zhuǎn)讓國人越來越呆傻》等博文,對趙本山的作品品位提出過批評,當然,我遭到的是一片罵聲??墒牵斱w本山面臨人生重大挫折時,我沒有跟風寫過一篇對他不利的文章,相反,我看不到那些曾經(jīng)吹捧過他的人站出來為他說一句話。因此,我要說,趙本山失寵意味著——
第一,國民劣根性的真實體現(xiàn)。中國自古有“花兒紅有人逢”,當一個人走紅時,“富居深山有遠親”,當一個人失意時,“門前冷落鞍馬媳,更有甚者,落井下石,過河拆橋。想當年趙本山走紅時,多少人跟在他屁股后面追?求他出演,求他投資,求他捧紅,趙本山在中國娛樂圈簡直是一尊神,能呼風喚雨??墒?,僅僅是因為沒有出席高層召集的文藝座談會,一些媒體便開始“敏感”地大做文章,其實沒有參會的文藝大腕又不止趙本山一個,大會堂也不可能裝下中國所有的文藝家。所以,國民的唯上判斷觀,還是國民劣根性的體現(xiàn),無論有無其他原因,都只有一個判斷標準。人們便開始自覺地站隊,文明地,袖手旁觀;不文明地,吐唾沫;無恥地,跳出來歷數(shù)他的“罪行”。
第二,高級會所惹的禍。把說,趙本山投資的“劉老根會所”最低消費是每人次18萬元,可想而知,進出該會所的非等閑之輩,這恰與大氣候相違背。中共反腐利劍揚起來之后,高級會所便是整治對象之一,也許,曾經(jīng)出入過“劉老根會所”的人,就有被列為巨大貪腐對象的,或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如果是這樣,那么,該會所就是“藏污納垢”之所,作為投資人,趙本山自然脫不了干系,至今沒有動他,至少說明,他只是提供了一個聚會的場地而已。
第三,第三,中國要倡導高雅藝術(shù)。本來,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說,要雅俗共賞,但中國二十多年來的舞臺上,俗文化擔當了主角。特別是趙本山因為成為央視春晚王,他的小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那么他的作品格調(diào)是否都高雅呢,難說,幽默,好笑,這是肯定的,但是,他在美國訪問演出時,卻遭觀眾起哄了,原因是,在美國人看來,以取笑殘疾人生理上的毛病為樂,是不人道的。捍衛(wèi)人道不僅是美國人文明標準,也應(yīng)是中國人民的文明標準。低俗的文藝作品只能讓國民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越來越弱化,急需高雅的藝術(shù)來陶冶國民情操。
所以,我認為,不要過度解讀趙本山的失寵,從禪理來說,人生有大起,便有大落,正常。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