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過度 家長無奈為幾年前錯誤埋單
100 2017-06-29
現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yǎng),基本上不做什么家務。很多家長向小編表示他們對此很無奈,但是為了提高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家長還是會想盡一切辦法。于是部分家長就想出了用物質獎勵的方法來讓孩子做家務,可是不料卻因物質獎勵過度造成孩子現在不給錢就不做家務,家長不得不為幾年前的錯誤埋單。
很多孩子現在都不愿意做家務,就算是做家務也只是為了讓父母給零花錢,并且直言說不給錢沒人愿意做家務,做家務的目的就是為了錢。而且小編了解到,這些學生在家做家務是明碼標價的,有位學生就表示在自己家刷碗一個1元,盤子一個2元,刷鍋一個5元,刷勺子一個或者筷子一雙0.5元,擦餐桌一次3元……甚至還有已經上了初二的學生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愿意洗,盡管父母已經把其襪子放到了水中但是這名學生還是拒絕洗襪子,第二天竟然光著腳去上學。
省城很多小學都為學生制作了“行為習慣手冊”,孩子帶回家讓家長填寫。里面有像整理書包、自己穿衣服、系鞋帶等自立項目;也有像疊被子、洗襪子、掃地、刷碗、拖地、包餃子、拼盤等家務活項目。從收上來的手冊來看學生在家都是做家務的,并且還都是“優(yōu)”。此外,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大比拼”,但是學生也都是現學現賣,根本拿不出手。之前見過在校園里見過一個2年級的學生鞋帶開了就直接拖著走路,老師讓他把鞋帶綁好,他還說自己不會。于是老師就幫他綁好了,并讓他回家學,誰知幾天后見到他鞋帶還是松著的,讓他自己幫還說不會,更后干脆換了雙不帶鞋帶的。而在省城另一所小學,班主任趙老師告訴學大教育小編,現在的孩子基本都不做家務,他們連值日都不愿意干,更別提家務了。不僅如此,甚至還有家長嫌孩子回家晚,打來電話說不讓孩子干值日。面對這種家長老師也表示很無奈。
為了提高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使用一點小手段是可以的,但是不應該以物質作為獎勵,這種方法會讓孩子產生錯誤想法,從而造成如今部分學生不給錢就不做家務的現象。但是面對這個問題家長也不要過分著急,要循序漸進,給孩子講道理,慢慢引導孩子自覺主動做家務。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