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樂學怎樣讓孩子“幼小銜接”
56 2017-07-20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這個轉變的過程一直都是讓家長比較頭疼的,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起初都會不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有的孩子甚至會又哭又鬧不想上學,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在孩子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做好升小學前期的準備工作了
學校——時間上的配合
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集體活動的時間一般是三十分鐘左右,主要以動的游戲為主,而小學上課時間是四十分鐘到四十五分鐘,靜的課堂活動為主,而且要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這就要求幼兒園在上大班課的時候,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而且要注意課堂紀律,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心理上的配合
在幼兒園大班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向孩子講述一些關于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讓孩子們對小學的學習生活不是那么陌生,先有一個耳濡的過程,告訴孩子小學后會比較嚴格的作息時間和上課時間、課程會比較多,沈陽早教中心小編提醒,對孩子做這種心理上的暗示是很必要的。
家長——學會讓孩子獨立
從幼兒園到小學,也就證明孩子一點點變成大孩子了,不僅教育要獨立,生活習慣也要獨立。幼兒園都是有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接送,上小學之后要一點一點鍛煉孩子自行上下學,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要讓孩子知道家長的名字、電話、家庭住址等,并告訴他要走哪條路、怎么走安全、還要教會孩子一些交通規(guī)則,熟練掌握后才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行動。生活上的獨立還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書包、文具用品、每天自己按時完成作業(yè),只有這樣必要的訓練,上學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在家里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
由于上小學后,會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的安排,比如間操時間、吃飯的時間、上課的時間。休息時間變少,導致很多孩子一時適應不了,所以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就要培養(yǎng)孩子有良好的作息時間,要做到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吃飯,這樣才不至于剛上學就遲到,適應不了緊湊的作息時間,要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上學不遲到開始。
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往往會帶很多食物給孩子,以備不時之需,孩子什么時候想吃、餓了就可以吃,而上小學時不會有那么自由的吃東西時間,往往只有在午休或特定休息時間才能吃東西,所以沈陽早教中心小編提醒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正餐時間吃飯的習慣,不要用零食當主食,也不要養(yǎng)成隨地想吃東西就吃的習慣。
培養(yǎng)孩子參與習慣
幼兒園上課大多以老師傳授為主,孩子上課較被動,想聽就聽、不想聽就在下面玩,而上小學后的課程是比較系統(tǒng)的,因此要培養(yǎng)孩課堂參與能力,關注孩子是否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而且要讓孩子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家長要配合學校的教育,及時與老師取得聯(lián)絡,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孩子做對一道題,學會一套體操,父母都應該給予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孩子體會獲得知識的快樂,體會參與的快樂。
咨詢
在線QQ:
課程信息:houxue/xuexiao/46354/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