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心理壓力透視
8735 2017-03-22
某市第學期中考試結束后的周記中,孩子們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字里行間普遍透露出他們對學習的畏懼、厭倦心理以及對考試的擔心和焦慮。上海、北京等地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調查也告訴我們一個嚴峻的事實:學業(yè)問題已經成為孩子的卓絕心理問題。
一、學習心理壓力的表現(xiàn)隨著社會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推進,讓孩子承受合理的學業(yè)負擔是社會發(fā)展和孩子人性發(fā)展的需要。但長期以來以片面強調孩子邏輯知識結構的建立,忽視孩子情感需要為內容的應試教育體制,使孩子產生了一系列與學習相關的心理問題。
1、學習厭倦感:它是所有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共同存在的問題,這種厭倦情緒使人腦細胞活動處于抑制或半抑制的狀態(tài),從而降低學習效率,而學業(yè)進步緩慢,反過來又加重了對學習的厭倦感,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荚嚱箲]感:對孩子而言,考試是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但有些行為已完全扭曲考試的本來意義,將評價人發(fā)展的手段變成了教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分數(shù)成了孩子獲得自尊的重要砝碼。與此同時,對考試的緊張、恐懼情緒充斥他們的心靈,導致行為上的對抗性,減低他們個人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心。
2、自我失敗感:它反映了孩子由于學業(yè)不良而形成的自我認識上的偏差和自我評價不高的心理傾向,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一旦產生,就可能伴隨孩子度過整個青春期,甚至一生。長此以往,不良的情緒會慢慢內化為一種人格缺陷,構成孩子終身發(fā)展的人格阻力。
二、學習心理壓力的產生原因從家庭來看,當代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使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另一方面由于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沉重的負荷令孩子不堪承受,產生了畏懼和逃避的心理。從學校來看,近年來盡管素質教育口號喊得響?,F(xiàn)行教育模式并未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家長在輔導內容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難以落到實處,孩子缺乏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索的動機和興趣,厭學在所難免。
三、減輕學習心理壓力的方法學習活動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協(xié)同作用,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的互動的知識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網絡體系。
首先,社會應努力改變對人才觀的認識,給學校、家庭和孩子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使素質教育得以切實推行,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其次,學校工作應做到減負與充實并舉。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推廣,從客觀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家長在教學輔導中,不僅要切實做好減負工作,還要充分加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行為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再次,家長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力量,除了輔導方法的改進外,更要在孩子學習潛能的發(fā)現(xiàn)、學習方式的選擇、學習策略的形成等方面發(fā)揮主導作用。美國藍帶學校的教學經驗表明:只要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他們的成績就會有顯著提高,即使遇到較困難的內容或技能練習,也能在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表現(xiàn)出令人滿意的狀態(tài)。
更后需要強調的是,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必須適度,實現(xiàn)期望的方式要合適并要隨著孩子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在平
時教育中,注重孩子各種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增強其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