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助孩子中考輔導
167 2018-05-25
家長如何助孩子中考一臂之力,下面針對中考考生家長對中考輔導進行解讀,從6大心理特征、7句要少說的話、疼愛孩子的8要點展開,希望對廣大中考考生家長的輔導方面有所幫助,助孩子中考一臂之力。
初中生學習本來就很緊張,家長對孩子過多的關注,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家長們對中考的關注比考生有過之而無不及,考試已不只是考生自己的事了,也是家長的事,因此家長要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中考。中考助手整理的“6大7少8多”定律。初中生家長,尤其是初三的家長朋友們要牢記。
6大心理特征
1.產生成人感
表現為生理功能進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識向獨立成熟方面發(fā)展。他們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以及行為的內容和方向等都發(fā)生了明顯 的變化,同時也渴望社會、學校和家長能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現出種種心理沖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 不平衡性。
2.獨立性和依賴性
表現為增加了對同伴關系的依賴,與父母在情感上、行為上、觀點上日益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在削弱。在對教師的態(tài)度上增多了保留和批評、懷疑的成 分。他們對父母的依賴則表現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比如他們有時反抗是在向別人表明自己是獨立的,或者需要掩飾自己的軟弱。
3.自我評價能力提高
他們不僅體驗到自己和家人、老師以及他人各種關系的存在,而且能進一步體驗到自己內心世界和心理活動的存在,進入到一個“自我發(fā)現”的新時期。
4.自尊心增強
渴望得到理解寬容,追求浪漫輕松、自尊、好勝、求知和參與是中學生的典型特征。他們害怕教師指責嘲笑他們的幼稚和沖動,反感教師居高臨下的訓斥與批評。
5.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于初中生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還存在著偏執(zhí)性的特點,容易對問題的認識產生偏差,繼而引發(fā)孤獨、抑郁等心理障礙,因而帶來了情緒上的固執(zhí)性。
6.性心理的產生、發(fā)展和表現
由于性的發(fā)育而導致的性別意識、性意識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正是這些意識的形成,使他們 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理應自己管理自己,決定自已。廣州中考助手提醒家長,初中的孩子,尤其是初三的孩子,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容易出現幼稚型的情感沖動,如他們對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并希望有機會接觸異性,或在各種場合想辦法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
7句要少說的話
去年誰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重點高中,你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2.關鍵就在這次考試,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3.你一定要好好考,要為父母爭口氣,全家就指望你了。
4.好好復習,考時要超常發(fā)揮!
5.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復習就行。
6.孩子!你千萬不能緊張。
7.你們班某某同學這次模擬考試考了多少分?
同時,家長也應及時地鼓勵、支持孩子。
疼愛孩子的8要點:
1.我愛的是孩子本身,不是他的成績或其他。我沒有辦法選擇誰做我的孩子,不管他什么樣,我都要別無選擇地愛他,不要去在乎諸如成績、才藝那些附帶的東西。
2.我更想要的是身心健康的孩子。當我們見到一些有身體或心理疾病的孩子時,常常會說,謝天謝地,我的孩子是健康的。只要他健康,就是我們更大的幸福!那么現在我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還要求更多嗎?
3.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期望值。
4.平常心看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不如別的同學,不是丟人的事情。只要孩子將來可以很好地做人,就值得驕傲。
5.不要拿孩子與自己比,不要要求孩子超過自己。事業(yè)無太大發(fā)展的家長也不要讓孩子去圓自己的夢,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
6.相信孩子能走好自己的路。社會充滿競爭,但也充滿機會,“條條大路通羅馬”,相信孩子會找到合適的位置。
7.沒有必要過分關心、關注孩子。過分關心、關注會給孩子壓力,要想辦法為孩子減壓。
8.從容冷靜地面對孩子的考試,別讓孩子感到緊張。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